黃爾璇事件四》東吳政治系風波(重刊1983年前進週刊)

標題: 黃爾璇事件四》東吳政治系風波(重刊1983年前進週刊)


作者: 新頭殼
發表時間: 2019-02-20 14:41:39

國民黨 高雄 選舉 立委 廣告 處分 台大 報紙 民主 學校 間諜 老師 國內線 東吳大學 抗議 校園 政大 開學 演講 發行 團體 出版 攻擊 教授 數學 自然 課程 校長 同學 自由 納入 大專院校 裁員 組織 觀察 外交 獨立 十一 校方 會談 雜誌 國內 期末考 博士 學術 憲政 政局 相對 能力 結構 教官 黨員 解聘 道德 現象 民國 撤銷 師生 答案 改選 立場 禁忌 情形 東吳 增加 禁令 新生 開學日 言論 大一 內線 主任 大專 時期 教材 意識 入學 風波 秋天 讀書 發言 中指 年底 報社 十七 黃爾璇

描述: [新頭殼newtalk] 第一部分:東吳政治系風波「黃爾璇事件」始末記文/廖紹明東吳大學政治系專任副教授黃爾璇博士遭東吳大學「解聘」一案,九月十二日經自立晚報率先刊載以來,已有多家報社陸續跟進報導,自此,「黃爾璇事件」所造成的震撼與影響,逐漸在新聞界、政治圈及各大專院校等學術性團體中擴散開來,而「黃爾璇事件」的後續發展,也開始受到各方面的注意。黃爾璇博士被東吳大學解聘,早在六月二十九日期末考最後一天即已定案,「解聘書」還是由東吳大學前任校長端木愷具名發出,許多接近黃博士的新聞與學術界的朋友,亦早已獲知此事,可是這件事仍然被壓了兩個月多之久,才在九月十二日----東吳大學開學日見諸報端;而且,報上所論述到的部分,仍然帶有相當自抑性的色彩,許多關鍵性的癥結部分,只是點到為止,未見有更進一步的探索;而公諸報端的部分,又有大半篇幅是在談論:所謂「解聘」其實是「不績聘」、「不續聘」的理由是因為政治系學生出路不佳故須裁班裁員,....這種種現象,反而顯示「黃爾璇事件」本身的不單純,以及東吳校方淡化這個事件的意圖。這種形式的與論傳播效果,除了較為了解學術與政治之間關係的少數學界人士較能知其隱意之外,並無法為一般大眾傳播描繪出一個較完整的輪廓,更遑論為「黃爾璇事件」提出答案。因此,「黃爾璇事件」所呈現出來的面貌,將使得問題的本質隱晦不彰。 「校園間諜」的事實許多接近黃爾璇博士的人都知道,黃爾璇是一位溫文儒雅的讀書人,由於他相信當固持讀書人耿介的操守,有一份忠於學術與真理的道德良知,使他在教授課業之中,向來不輕易做違背良知與常識的言論。雖然他身為國民黨員,又有在政治作戰學校任職的經歷,卻不能影響他一分一毫的學術立場。民國六十七年。他受邀參加國建會,在政治外交組中發言中懇,態度誠意,支持政治民主改革的言論,亦極受與會人士好評,然而,政府有關方面卻有另一種不同的「戒心」,使他在校園中憑空受到特別的注意。而後國內極右勢力代表「疾風集團」,一度竟在東吳大學中的演講會中指責黃爾璇為黨外人士講話,並攻擊黃爾璇在課堂中的言論。「疾風」把政治的暴戾氣息帶進東吳,卻也同時暴露了東吳在有「校園間諜」的事實,一時之間,令東吳政治系師生頓然感到真實政治的惡劣勢力正在侵犯純樸的東吳校園。雖然東吳大學位處偏僻地,不容易受台大、政大等主力大學的自由學風的影響,可是在民國六十六年、六十七年那幾個年份裡,國內政局正有劇烈的變動,一向保守的東吳政治系學生也開始嗅覺政治氣氛的變化,特別在民國六十八年底,由於高雄事件的發生,更加促東吳政治系學生對國內線時政治的關心,當時身為政治學專任老師的黃爾璇更經常被同學要求做有關國內政局的分析,黃爾璇曾深受「疾風集團」亂箭傷人之害,對於同學們的要求事實上是既感為難又不忍讓同學失望,因此囑咐同學們應嚴守學生本份,正在研究者的立場多方觀察,才能增進對事實的了解。民國六十九年,歷經高雄事件軍法大審時期與面臨年底立委改選的新的一批大一新生,在這一年秋天進入東吳政治系,由於他們正處在一個國內政局多變的時代中,在政治方面的常識也就不是一般一無所值得入門生可比,這一屆的學生在課堂上比較敢言,態度積極,詞鋒銳利,負責政治學課程的黃爾璇,為了應付A、B兩班同學的質問,相對增加了他準備教材的時間與肆應問題的次數,黃爾璇雖然知道課堂多禁忌,卻又不能回的同學們渴望求知的需要,慢慢地,他在政治學理論方面的傳授予對政治現況的分析,被同學們要求做相關比較次數所有增加,在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眼中看來,這種情事的發展歷史的保守的東吳政治慢慢產生變化,觸角敏銳的安全單位,更早已察覺此種情形,而必然有所注意了。 頒布禁辦班刊的禁令這一屆學生升上大二之後,他們雖然仍然在上黃爾璇的課,但由於課程係屬於行政學,本質上不同於政治學,整個課堂上的氣氛已不比大一時的熱烈,黃爾旋被要求做實務分析的情形已大為減少,但是在學生方面,他們思考方面以更具有獨立性與判斷的能力,在學生活動方面,自然也較為積極,在大二下學期,這一屆的學生合資出了一份「聯合班刊----蓄艾」,他們在這份「聯合班刊」中發表了他們對選舉、意識形態、憲政獨裁等政治問題的看法,其中亦不乏尖銳的話題,這份刊物的出版,自是備受學校當局的注意,因而導致學校訓導單位頒行禁令,不許全校各系各班辦班刊,激起各系一片抗議之聲。民國七十一年的秋天,這一屆學生已經是大三高年級生了,他們開始接掌政治系學會,正式把活動納入學生組織結構中運作,在開學後不久的九月三十日,他們創刊發行一份系級的「東吳政治月刊」,在這分八開大小、報紙型的月刊中,報頭下刊登了一則黨外「深耕」雜誌的廣告,刊物內容亦被視為具有濃厚的黨外色彩;出刊不久,立刻引起學校訓導單位的重視,總教官、訓導長均曾與系主任杜蘅之會談,要求處分主編同學,並撤銷發行。系主任杜蘅之站在愛護同學的立場,力主不須處分同學,並允諾此後不再刊登黨外雜誌廣告、文稿亦必親自過目而使月刊順利發行。然而,自此之後,校內訓導單
時間分享(原讚與享)評論回應(讚與心情)外掛評論
2019-02-20 15:54:170000
2019-02-20 20:24:140000
2019-02-22 04:47:580000
2020-02-10 12:19: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