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不只沒精神!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身體長期缺氧 急性心肌缺血風險遽增

標題: 睡不好不只沒精神!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身體長期缺氧 急性心肌缺血風險遽增


作者: 賴 以玲
發表時間: 2024-05-13 18:00:00

醫生說 心血管 即時新聞 胸部 健康醫療 人體地圖 請問專家 心肌缺血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

描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心血管疾病間有很大的關連性,容易造成粥狀動脈硬化以及增加急性心肌缺血的風險。對於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狀的人來說,更需積極面對、謹慎處理,別讓自己的生命遭受威脅。 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近期收治一位從心臟科轉診過來的病患,這位 55 歲的男性是工廠老闆,這次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從急診入院緊急做心導管手術撿回一條命。 術後病患住心臟科加護病房時,護理師發現他晚上睡覺打呼聲很大,甚至會呼吸暫停、血氧往下掉,因此轉到睡眠中心做多頻道睡眠檢查,發現他有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著時最低血氧甚至掉到 53 mm Hg(低於 60 mm Hg 代表缺氧並需給予氧氣治療),後來開始使用睡眠陽壓呼吸器治療之後,高血壓的狀況有明顯的改善,全身血管的硬度也變的比較好。 身體缺氧嚴重危害心血管健康 莊立邦指出,心臟支架通常用於治療阻塞的心血管,幫助恢復正常的血流,然而大眾常忽略睡眠呼吸中止症是造成心血管堵塞的重要危險因子。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因上呼吸道的暫時性塌陷而經歷反覆呼吸中斷造成身體缺氧。長期的身體缺氧會增加發炎反應,促進蛋白質積聚、血液變得更黏稠、粥狀硬化斑塊沉積使得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使血液因無法流通,若發生在心臟將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問題。若再加上因呼吸中斷導致夜間數百次驚醒、阻礙進入修復性的深度睡眠階段,將形成極惡性循環。 缺氧可能造成全身血管堵塞 莊立邦進一步說明,身體一旦缺氧則是全身性的傷害、不僅止於心臟。以負責運送氧氣的動脈為例,如果阻塞處發生在「頸動脈」就會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發生在「心臟冠狀動脈」則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胸主動脈瘤及腹主動脈瘤」,則可能破裂而導致患者大量出血,面臨死亡的風險。 大家亦別輕忽身體其他部位,因如「周邊動脈」淺股動脈或腸骨動脈發生血管狹窄阻塞,則會導致下肢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狀,產生間歇性跛行、疼痛壞死、甚至需要截肢。 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見的治療方式 曾於醫院多年執業的科林睡得美洪曉菁技師表示常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方式共有 4 種: 正壓呼吸器:提供持續性正壓力氣流,使呼吸道維持暢通,減少呼吸中止、避免血氧濃度降低。 口腔矯正器:可保持下顎與舌頭前進,防止舌頭堵塞呼吸道。 手術治療:包括懸壅垂顎咽整形術、雷射打鼾手術等。 其他:減重、姿勢治療、避免睡眠飲酒等。 醫生會視病患需狀況診斷後給予治療建議,通常以正壓呼吸器為最常見方式。民眾若擔心正壓呼吸器可能造成呼吸不適感,建議民眾可多比較、實際體驗後選擇適合的儀器、面罩,提升舒適性持續改善健康。 支架裝完後仍有再堵塞風險 很多人誤以為阻塞的血管裝完支架後就可以一勞永逸,殊不知若不移除阻塞因子仍有可能再次造成血管栓塞。莊立邦特別提醒,心臟病友若有慢性疲勞、日間嗜睡、夜尿、打呼等症狀,可進行睡眠檢查了解自身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若已確定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請務必積極接受治療、避免憾事發生。 文 / 賴以玲 圖 / 楊紹楚 諮詢專家: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
時間分享(原讚與享)評論回應(讚與心情)外掛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