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國衛院攜 5 藥廠、17 醫院跨領域合作,建立台灣首個本土基因資料庫

標題: 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國衛院攜 5 藥廠、17 醫院跨領域合作,建立台灣首個本土基因資料庫


作者: 黃慧玫
發表時間: 2024-05-14 17:00:00

科研新知 精準醫療 即時新聞 健康醫療 未來醫學專區 司徒惠康院長 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 石崇良署長 標靶藥物 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 台灣本土癌症基因資料庫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

描述: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與衛福部攜手 5 家國際大藥廠、17 家醫院跨域進行「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共同打造台灣本土癌症基因資料庫,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 癌症長期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2023 年的相關醫療支出近 1,400 億元,反映出癌症治療對健保資源的巨大需求。面對癌症治療進入精準醫療,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的介入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為此,衛福部已於 2024 年 5 月 1 日將 19 種癌症的 NGS 納入健保給付,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進而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 2 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 國衛院攜藥廠、醫院跨領域合作,建立台首個本土基因資料庫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是一跨部門、跨機構的合作,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為醫師提供精準的臨床醫療決策支持。 計畫進行的同時,更成功建立台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linical-Genomic Database,CGDB),期望能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加速未來新藥開發和核准流程。 自 2019 年成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BCT)、2021 年啟動「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截至 2024 年 5 月已收錄近 2,000 筆真實世界臨床與癌症基因資料,為未來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寶貴資源,可與全台產、學、研、醫界共享。 司徒惠康指出,該計畫收案癌別包含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膽管癌、膽囊癌。不僅促進了台灣精準醫療體系的發展,也推動了醫療大數據的建立和應用,進一步加速新藥的研發、藥品上市登記及健保給付評估的重要依據,造福癌症病人。 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協辦5 家國際大藥廠:羅氏大藥廠、台灣中外製藥、台灣默克、台灣禮來、台灣諾華17 家醫院:台大醫院、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中山醫大附設醫院、高醫大附設醫院、義大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台北慈濟醫院、花蓮慈濟醫院、馬偕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三軍總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新光醫院、羅東博愛醫院。 NGS 納入健保給付,提高醫療效益並減輕病友負擔 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NGS 的健保給付將涵蓋 19 種癌症,包括 14 種實體腫瘤和 5 種血液腫瘤。給付區分為 BRCA、小套組、大套組等 3 種,依檢測基因數支付不同點數,最高支付定額 3 萬點,另依專家建議各癌別之檢測時機不同,每人每癌別可終生給付 1 次。 石署長強調,為確保檢測品質並評估後續健保治療藥物的反應與療效,醫事服務機構申報醫療費用須併同上傳檢測結果,以確保能夠在評估給付效益和調整政策時有足夠的實證數據支持。 未來若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時,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資料庫即時查詢藥物的適用條件,避免病人重複接受檢測,從而提升治療效益並降低經濟負擔。此外,健保署亦將致力於促進更多的臨床試驗和新藥的媒合,期許為民眾提供更多及早的治療機會。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指出,台灣推動個人化精準醫療多年,透過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使醫師能做出更精確的臨床決策。期望能大幅改善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同時降低無效用藥,使健保預算更有效地被利用。 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董事認為,NGS 納入健保給付是一項重大突破,不僅大幅減輕了癌症病人的經濟負擔,也為他們帶來了實質的希望。這項政策的實施,使得病人可以得到更精準的治療建議,從而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文、圖 / 黃慧玫 延伸閱讀:疫後癌症研究新突破!建立「國家級資料分析」提升研究量能【Heho微動畫】追蹤癌症怎麼選?兩套NGS精準檢測找蹤跡!不漏網更安心!
時間分享(原讚與享)評論回應(讚與心情)外掛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