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徐巧芯想到頂新魏家

標題: 看徐巧芯想到頂新魏家


作者: 陳建志
發表時間: 2024-05-14 08:10:00

Tue 14 May 2024 00:10:00 +0000 2024 世代 時事 歷史 民意 立法院

描述: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再爆出購屋超貸爭議,屋齡五四年的老屋,購買價是一七八八萬,第一次貸得一四三○萬,第二次再貸一九七萬,貸款額度逾九成,引發「超貸」質疑。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筆裝潢貸款在遭指控的銀行為鑑價金額○.五,若再加入綠能家電貸款○.五成,再代入二次增貸的金額,鑑估金額的數學問題不難理解,難解的是貸款成數的相對剝奪感。 某種程度,授信評估是數學,雖然各銀行授信業務手冊不一,但依財政部規定授信評估5p原則,債權保障應注意的內容如(申請人擬提供擔保方式、擔保品的鑑估及其押值是否妥當,各類建築物鑑估、應注意其附屬設備、使用、保養情形、房屋用途、租賃收益、有無押租金、建造之優劣、地區環境及處分容易與否等實際情況)。 具體說,相關授信部分依內部辦法,擔保品估價及放款值之核估標準,會有類似的單位實價乘以面積乘以(一減折舊率)等於估價金額,估價金額乘以放款率(最高八十%)等於放款值的公式。至於實價如何計算,各種具體考量的鑑估,外界就難以一探究竟,除非有內部授信手冊檢視流程、實際估價計算有待於銀行內控、行政檢調機關稽查。而實務上借款戶除非無法還款,如該還款卻未還款數次,才會介入稽查。 但裝潢貸款各銀行限制,就相對明確。遭指控的銀行房屋貸與其他銀行不同,裝潢金房貸要連同房貸轉增貸,與綠能家電貸款皆設有鑑價金額五%上限。以二次增貸一九七萬回推計算,鑑價金額略高於於市價。但銀行不一定以市價鑑估,而高資產、具信用優勢的有錢人,貸款成數自然非小市民可比。只是是否應涵蓋政治人物在內,就有待討論。 坦白說,就算認識銀行經理,理論上他只有建議權,以被指控的銀行為例,授信評估須回到總行,業務部分跟授信部分會分開,授信的決定權在授信經理,甚至依其等級有對等的授信額度批審權限,有兩人共同簽署制度,若真有人特別關照,按過去中華商銀、力霸案的案例,也是從更上層,不是基層經理。 過去有頂新魏家買進九戶帝寶豪宅,貸款成數九九%,後續經過央行糾正有追回超貸,並壓低成數。現在徐巧芯貸款同樣有高貸款成數,是否要稽查甚至追回超貸,老百姓都在看,政府要建立何種社會風氣,是赤裸裸的政治特權,還是盡量按制度來的公平正義? 作者:陳建志
時間分享(原讚與享)評論回應(讚與心情)外掛評論